
北方四岛现归俄罗斯所有,俄罗斯已明确表示,不会就北方四岛的主权归属再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。
2005年,普京明确表态后,北方四岛主权争议终于尘埃落定,这场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纷争,就在那一刻被彻底终结。
尽管小泉领导的日本政府心有不甘,但在强大的俄罗斯政府面前,他们只能无奈接受现实,不敢轻举妄动,只能默默承受这一苦果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普京决定停止与日本的谈判?
为何日本拒绝了苏联的提议,最终却一无所获呢?
为何俄罗斯与日本会竞相争取北方四岛?这背后的原因,其实与领土主权、历史遗留问题及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密切相关。
为了能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,英国和美国决定把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全部割让给苏联,以此作为交换条件。
1945年8月18日,苏联调集上百万大军,迅速向南方推进,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击,战斗异常激烈。
1945年9月5日,苏联成功占领了千岛群岛,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所有岛屿都被苏联纳入其管辖范围。
四十年过去后,俄罗斯终于有机会对日本进行反击,一雪前耻。俄罗斯人成功地在与日本的对抗中出了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头的恶气。
北方四岛实际上再次被俄罗斯控制。尽管按照协议,它们被划分为日本领土,但实际上,苏联(现为俄罗斯)是这里的领导国家。
因此,日本始终对北方四岛的归属心有不甘,为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,试图重新夺回这四个岛屿。
苏联获取北方四岛管辖权后,着手实施对该地区的改造与重建项目,力求让这四个岛屿焕然一新。
1950年,苏联无视日本的抗议,直接将北方四岛划入自己的行政区,归萨哈林州(即库页岛)管理。
此外,他们强行把北方四岛上的近两万居民赶走,从此以后,北方四岛上就再也没见过日本人的踪迹了。
之后,苏联为了让北方四岛重现生机,把众多朝鲜人迁到岛上,他们中大多是劳改犯,但这些人的到来确实让岛屿人口和经济得到恢复,避免了岛屿成为无人之地。
日本当时极为不满,屡次向苏联索要北方四岛,但因其战败后国力衰弱,国家破败,苏联根本不予理会,毫无归还之意。
面对强大的苏联,日本束手无策。就在这时,美苏冷战的端倪初现,两大强国间的对峙,让日本萌生了新的念头。
1952年前后,日本多次向美国求助,希望其协助收回国土。起初美国拒绝了,但随着美苏冷战的苗头出现,美国最终决定帮助日本夺回北方四岛。
面对美国和盟友的强大压力,赫鲁晓夫最终不得不妥协让步。
1955年6月,苏联和日本因外界压力而开会讨论双边关系。起初苏联态度强硬,但随时间推移,在美国等多国重压下逐渐让步,同意归还色丹和齿舞两岛。
但问题真的就这么容易解决吗?事情背后是否还藏着更复杂的缘由,这真的值得我们再去深入思考一番。
虽然苏联提出归还两岛,但日本依靠美国支持,因期望的资源岛屿未得,拒绝和谈,坚持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,否则苏日关系正常化无望。
苏联被日本的态度惹恼,加上中国当时快速崛起,减轻了苏联的压力,因此苏联坚决表示不会归还任何岛屿。这样一来,苏日关系会议的谈判彻底破裂。
会议破裂后,日本仍不放弃夺回北方四岛,多次拉拢盟友向苏联施压。然而,美国不愿再被日本利用,多次后终于不再支持日本的这一行动。
此外,美国担忧日本若收回北方四岛,会进一步索要琉球群岛,这是美国坚决反对的。因此,美国停止了对日本追讨北方四岛的支持。
失去美国的援助后,日本对向苏联追讨北方四岛变得谨慎起来,不再轻易提出要求,显然顾虑重重。
日本首次向苏联索要北方四岛未能成功,之后一直持续索要。直到1960年,情况才出现了新的转机。
美苏冷战全面展开,双方激烈较量。在远东,美国单挑不过苏联和中国,于是打起了扶持日本的主意,以增强自身在该地区的实力。
1960年,美日签署了《安保条约》,意在让日本重新军事化,以应对苏联、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,确保地区安全。
美国把日本变成了它的军事控制区,这样一来,美国在远东就能部署更多的军事力量,大大增强了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影响力。
得知此事后,苏联顺势提出条件,告诉日本:只要所有外国军队都撤离日本,苏联就会考虑把北方四岛中的齿舞和色丹两岛归还给日本。
但那时的日本已被美国牢牢掌控,国内没有自己的军队。日本虽想把美军赶走,却无能为力。因此,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再次被搁置。
然而,日本并未就此罢休,趁着苏联解体之际,他们再次启动了追回相关权益的计划。
与日本不同,此时日本进入了战略发展机遇期,依靠美国支持,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经济强大,资金雄厚,一度有“买下美国”的豪言壮语。
日本领导人瞅准时机,再次萌生了想要“收回”北方四岛的念头。
有传言称,日本打算高价赎回北方四岛,这样一来,日本能收回领土,俄罗斯则能获得巨额资金,双方都能从中获益,实现共赢。
俄罗斯传出消息后震动巨大,国内形成两大阵营:一派赞同日本购岛,觉得能助俄缓解经济困境,是双赢之举。
1992年,俄罗斯与日本的谈判取得了显著突破,同时,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站出来为日本发声,积极表达支持与鼓励。
然而,支持将领土归还给日本的俄罗斯人只是少数,多数人并不赞同,他们认为北方四岛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时间推移,坚持不归还领土的俄罗斯方逐渐占据优势,人们甚至称当时的领导人叶利钦为“卖国贼”。这吓得叶利钦赶紧中断了与日本的谈判。
至此,日本再次尝试收回北方四岛的努力已宣告破产,第二次计划终究没能成功。
尽管如此,日本并未放弃其意图。普京执政后,日本重新启动了争取收回北方四岛的行动方案。
2004年,普京成为俄罗斯领导人。日本见状再次提出北方四岛主权问题。经过与日本的多次谈判,普京政府似乎对北方四岛的归属态度有所缓和。
2004年,俄罗斯主动与日本政府商讨关于北方四岛的问题,希望双方能就此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。
俄罗斯政府建议,把齿舞和色丹两岛归还日本,但条件是日本得承认俄罗斯对择捉和国后两岛拥有主权。
与几十年前苏联政府的要求相似,日本政府也选择了拒绝,并明确表示,北方四岛必须全部归还,缺一不可。
遗憾的是,日本这次对上的是普京掌舵的俄罗斯。几番交涉后,普京在电视演讲中直截了当地说:“北方四岛归俄罗斯所有,我们不会就此再谈主权问题了!”
日本政府的贪婪,让它们失去了收回两岛的最后契机,从那以后,俄罗斯政府再也没有就北方四岛主权问题与日本展开过任何谈判。
俄罗斯后来大幅增强了北方四岛的军力,兵力增至5000人,并新建5个空军基地,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持续对日本构成严重威胁。
后来,俄罗斯每年都向北方四岛增派军队,不断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实力,以确保其控制力。
2010年,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登上择捉岛,明确表示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的重要领土,这一举动为北方四岛归属俄罗斯的主张盖棺定论。
为何两国都固执己见?它们各自有何确凿证据?它们之间的纷争,真的是源自苏联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吗?
要弄清这个问题,首先得知道俄罗斯和日本之间长久以来的历史纠葛,这些矛盾点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苏联成立前,俄罗斯有个大家熟知的名字,叫“沙俄”。
沙皇俄国是个由皇室掌权的国家,地域辽阔且资源丰富,不过可耕种的土地不多,因此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。
工业化初期,沙皇俄国为了推动国家进步,大肆进行殖民扩张,侵占他国领土。
明治维新后,日本国力大增,开始侵略他国。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、资源匮乏,难以满足工业化需求,因此它对资源丰富的领土极为渴望,北方四岛便是它眼中的一块“宝地”。
经调研发现,北方四岛自然资源极为丰富,周边海域石油储量约16亿吨,黄金1867吨,白银9284吨,还有397万吨钛、2.73亿吨铁及1.17亿吨硫等矿产。
这些资源对资源紧缺的日本来说,就像久旱逢甘霖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,让北方四岛成为战略要地和资源宝库,日本对其占有欲极强。
此外,这四个岛屿地理位置优越,是交通的关键节点。对于想要扩张的日本和沙俄来说,北方四岛无疑是极佳的军事战略要地。
1779年,俄国派猎人和流放犯去了得抚岛,同时日本在择捉岛建起官府,从此,两国在这一带的冲突就拉开了序幕。
战争随之打响,历经数十年,沙俄和日本终于在1885年签署了《下田条约》。条约规定,千岛群岛以得抚岛为界,南部归日本,北部归俄罗斯,这场争夺才尘埃落定。
停战只是暂时的喘息,为了日后发力。北方四岛资源丰富,地理位置优越,对日本崛起至关重要,日本政府时刻筹谋,欲夺回这四岛。
1904年,日本未宣战就突袭了东北的俄军。几场恶战后,俄军在海战和陆战中均遭受重创,败下阵来。
这样一来,日本占领了库页岛南部和南千岛群岛。至此,北方四岛全归日本所有,但也因此与俄罗斯结下了深重的矛盾。
沙俄与日本有着深厚的历史矛盾,这是俄日争夺北方四岛的核心原因。除了四岛丰富的自然资源,两国间的历史仇恨也是导致双方持续斗争的关键因素。
因此,俄罗斯和日本都坚称北方四岛归属自己国家,这便是双方的立场和说法。
回顾俄罗斯和日本一两个世纪以来的竞争,虽然胜败交替,但核心始终是两国国力的较量。
当年沙俄势弱,北方四岛被日本占据;苏联、俄罗斯强盛后,日本束手无策。国家间,实力才是硬道理,合约盟友只是辅助,无法决定大局。
#深度好文计划#